童童是一個上小學3年級的小朋友,每次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都提醒他的媽媽:「童童上課愛和前后座的同學說小話,你們家長回去以後要多教育他呀。」
童童的媽媽很奇怪:明明孩子回了家沉默寡言的,不愛說話呀。
很多家長都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:自己的孩子明明很「話癆」,和自己的同學、朋友在一起的時候特別能說,但是回了家卻就像「徐庶進曹營」,一句話也不說。問什麼都是「嗯」、「啊」,壓根不願意多說一句話。
如果你的孩子也有這種現象,一定是在教育孩子的某個階段出了問題。其實,和孩子在溝通上,每個階段都有不一樣的策略。做家長的「嘮叨」說廢話也要分階段!1、學齡前,家長要多和孩子說廢話李玫瑾在《圓桌派》的節目中,曾說「6歲以前,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。」孩子6歲之前,孩子特別願意聽父母的話,父母的話就是聖旨,就是權威。而且經常和孩子聊天,不僅能夠刺激孩子的語言神經,還有穩定孩子情緒的作用。李玫瑾談教育
現代心理學認為: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局限於表達能力不夠健全,其實能夠知道並且理解的事情遠比說出來的要多。
想讓孩子的表達能力不斷提升並且願意和家長溝通,千萬不能因為覺得孩子小,說話前言不搭後語的,話也說不清楚就不和孩子聊天。
隨著語言系統的不斷完善,孩子會特別渴望表達自己。甚至有的家長會說怎麼自己的孩子突然嘮嘮叨叨的,話比自己當媽的都說的多。
小朋友亮亮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是特別愛說話,經常追著家裡人說這說那。
「爸爸,李曉今天打我了,打的可疼了呢,跟老師說,老師也不怎麼管他,你說我該怎麼辦呀?你會幫我打他嗎,爸爸?爸爸,你在聽我說嗎?」亮亮的爸爸窩在沙發里認真的看著電視壓根沒聽到兒子在說什麼。
「啊,我聽著呢。兒子你繼續說。你打了他,老師沒管,是嗎?」亮亮爸心不在焉地說。
「什麼呀,爸爸!是他打了我!老師也不管!所以,我也打了他一拳,他又打了我。然後……爸爸,你聽沒聽呀?」亮亮不滿地嘟囔。
「我聽著呢,你又打了他,他也打了你。扯平了。聽著呢,聽著呢。」
「爸爸!你壓根沒聽!」亮亮生氣了,氣呼呼地喊道。
「我一邊看電視一邊聽你說。沒事,你說吧,後來怎麼了?」亮亮爸換了個姿勢,繼續盯著電視機。
「還是算了吧。沒事了,爸爸。」亮亮垂頭喪氣地走向正在做飯的媽媽。爸爸要多和孩子互動
由此可見,當孩子願意跟你說一件事情的時候,放下手機,離開電視,認真傾聽才能讓孩子知道家長在認真聽他說話,孩子的表達欲和自尊心才會得到滿足,回到家才會願意和家長說。2、青春期,少和孩子說廢話蔣方舟曾經講過自己的故事,十五六歲的時候,媽媽講話老喜歡重複好幾遍,每一遍都像第一次說。後來,她問媽媽你為什麼那個時候一個事情非要將好幾遍呀。
她媽媽說,因為你老不回應我,我就覺得你沒有聽進去,我覺得我多說兩遍你就可能聽進去了。
「媽媽!其實你講一遍我也聽進去了呀!」
「我哪知道呀!跟你說多少遍,你壓根沒有個反應。」蔣方舟在圓桌派
其實青春期的年輕人,最重要的目標就是獲得自我認同。
而這種自我認同的建立,需要外界重要他人的認可。因此,父母、老師、好朋友的態度對這個時期的年輕人來說至關重要,他(她)會努力得到他們的喜愛與欣賞。
而父母的嘮叨很多時候,青春期的孩子會認為這是對他們的一種否定和說教。如果他們不能得到外界的一致讚賞從而穩固自我認同感,那麼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。
專家說,青春期不要和孩子說廢話,一兩句話點到為止。孩子嘴上不說,其實心裡已經注意上了。
李玫瑾節目中也強調過:「我特別要囑咐我們的家長,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,尤其發育接近成人時候,家長一定不要嘮叨。」
「比如孩子和同學發生衝突的時候,你過問一下三到五句講完,扭頭走開。孩子會自己調整的,但是你要讓他當下就認(你說的對),他絕對不認。這麼大的孩子最需要的是認同感,他覺得沒必要聽你的,我都大了,你說的那些我都懂,這個時候你說得越多,孩子越反感。」 3、成年後,不和孩子說廢話有個女網友網上發帖:「有個婆婆真是比媽煩多了!真難伺候,又愛嘮叨。」
她說,不管做什麼,做之前婆婆總會把這個事情說出來:比如要出門,婆婆馬上就說穿上鞋再出門;下班一回家,累的要死,剛想沙發上躺一下她就來了,趕緊去換衣服;我喂孩子吃飯,臉上不幹凈,她就會說趕緊擦擦,就是不動手……
她覺得婆婆簡直就像個監工,監視著自己的一舉一動。「我一做個啥,她那頭就給你指揮上了。有時候啊,恨不得衝上去給兩巴掌,誰用她老多嘴!」
其實不僅婆媳之間要注意說話的分寸,父母和子女之間溝通也要講究對策。
朋友悅兒傷心地打電話說「上學的時候想回家,真的回了家,暑假才待了一個多月已經讓老媽嫌棄的不行了。唉,我肯定不是親閨女。」
悅兒說,吃飯的時候桌子上掉了幾粒米飯,她媽就開始嘮叨了:「你不會做飯就算了,碗也不洗。每天就呆在你的那個狗窩裡,也不知道收拾收拾。每天晚上不睡覺,早上不起床,喊你出來吃飯都得喊三遍。吃飯的時候嘴跟個漏勺一樣,到處灑!坐沒坐相,站沒站相。馬上就大四畢業的人了,對象也沒有。工作也不說去找……」
「媽!你能不能少說兩句。就這麼不待見我?!行,我馬上就回學校去,省的給你添堵。」
悅兒氣沖沖地衝進卧室,做了一桌子菜的媽媽傷心地抹起了眼淚。
托馬斯·胡德曾經說過,「一分鐘的思考抵得過一小時的嘮叨」。
雖然俗話說忠言逆耳,但是同樣的話說上十幾年,孩子聽多了肯定會感到厭煩,做家長的不如點到為止,面對已經長大成人的子女,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這是兩個成年人的對話!
和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溝通一定要有所區別。和學齡前的兒童交流,要多說廢話,讓孩子盡量表達自己;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,要少說廢話,點到為止,讓孩子學會自己思考;和成年的孩子相處,不要說廢話,讓孩子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多在大方向上把關,少在小細節上挑剔。
李玫瑾談教育:嘮叨說廢話一定要分階段
童童是一個上小學3年級的小朋友,每次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都提醒他的媽媽:「童童上課愛和前后座的同學說小話,你們家長回去以後要多教育他呀。」
童童的媽媽很奇怪:明明孩子回了家沉默寡言的,不愛說話呀。
很多家長都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:自己的孩子明明很「話癆」,和自己的同學、朋友在一起的時候特別能說,但是回了家卻就像「徐庶進曹營」,一句話也不說。問什麼都是「嗯」、「啊」,壓根不願意多說一句話。
如果你的孩子也有這種現象,一定是在教育孩子的某個階段出了問題。其實,和孩子在溝通上,每個階段都有不一樣的策略。做家長的「嘮叨」說廢話也要分階段!
1、學齡前,家長要多和孩子說廢話
李玫瑾在《圓桌派》的節目中,曾說「6歲以前,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。」孩子6歲之前,孩子特別願意聽父母的話,父母的話就是聖旨,就是權威。而且經常和孩子聊天,不僅能夠刺激孩子的語言神經,還有穩定孩子情緒的作用。
李玫瑾談教育
現代心理學認為: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局限於表達能力不夠健全,其實能夠知道並且理解的事情遠比說出來的要多。
想讓孩子的表達能力不斷提升並且願意和家長溝通,千萬不能因為覺得孩子小,說話前言不搭後語的,話也說不清楚就不和孩子聊天。
隨著語言系統的不斷完善,孩子會特別渴望表達自己。甚至有的家長會說怎麼自己的孩子突然嘮嘮叨叨的,話比自己當媽的都說的多。
小朋友亮亮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是特別愛說話,經常追著家裡人說這說那。
「爸爸,李曉今天打我了,打的可疼了呢,跟老師說,老師也不怎麼管他,你說我該怎麼辦呀?你會幫我打他嗎,爸爸?爸爸,你在聽我說嗎?」亮亮的爸爸窩在沙發里認真的看著電視壓根沒聽到兒子在說什麼。
「啊,我聽著呢。兒子你繼續說。你打了他,老師沒管,是嗎?」亮亮爸心不在焉地說。
「什麼呀,爸爸!是他打了我!老師也不管!所以,我也打了他一拳,他又打了我。然後……爸爸,你聽沒聽呀?」亮亮不滿地嘟囔。
「我聽著呢,你又打了他,他也打了你。扯平了。聽著呢,聽著呢。」
「爸爸!你壓根沒聽!」亮亮生氣了,氣呼呼地喊道。
「我一邊看電視一邊聽你說。沒事,你說吧,後來怎麼了?」亮亮爸換了個姿勢,繼續盯著電視機。
「還是算了吧。沒事了,爸爸。」亮亮垂頭喪氣地走向正在做飯的媽媽。
爸爸要多和孩子互動
由此可見,當孩子願意跟你說一件事情的時候,放下手機,離開電視,認真傾聽才能讓孩子知道家長在認真聽他說話,孩子的表達欲和自尊心才會得到滿足,回到家才會願意和家長說。
2、青春期,少和孩子說廢話
蔣方舟曾經講過自己的故事,十五六歲的時候,媽媽講話老喜歡重複好幾遍,每一遍都像第一次說。後來,她問媽媽你為什麼那個時候一個事情非要將好幾遍呀。
她媽媽說,因為你老不回應我,我就覺得你沒有聽進去,我覺得我多說兩遍你就可能聽進去了。
「媽媽!其實你講一遍我也聽進去了呀!」
「我哪知道呀!跟你說多少遍,你壓根沒有個反應。」
蔣方舟在圓桌派
其實青春期的年輕人,最重要的目標就是獲得自我認同。
而這種自我認同的建立,需要外界重要他人的認可。因此,父母、老師、好朋友的態度對這個時期的年輕人來說至關重要,他(她)會努力得到他們的喜愛與欣賞。
而父母的嘮叨很多時候,青春期的孩子會認為這是對他們的一種否定和說教。如果他們不能得到外界的一致讚賞從而穩固自我認同感,那麼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。
專家說,青春期不要和孩子說廢話,一兩句話點到為止。孩子嘴上不說,其實心裡已經注意上了。
李玫瑾節目中也強調過:「我特別要囑咐我們的家長,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,尤其發育接近成人時候,家長一定不要嘮叨。」
「比如孩子和同學發生衝突的時候,你過問一下三到五句講完,扭頭走開。孩子會自己調整的,但是你要讓他當下就認(你說的對),他絕對不認。這麼大的孩子最需要的是認同感,他覺得沒必要聽你的,我都大了,你說的那些我都懂,這個時候你說得越多,孩子越反感。」
3、成年後,不和孩子說廢話
有個女網友網上發帖:「有個婆婆真是比媽煩多了!真難伺候,又愛嘮叨。」
她說,不管做什麼,做之前婆婆總會把這個事情說出來:比如要出門,婆婆馬上就說穿上鞋再出門;下班一回家,累的要死,剛想沙發上躺一下她就來了,趕緊去換衣服;我喂孩子吃飯,臉上不幹凈,她就會說趕緊擦擦,就是不動手……
她覺得婆婆簡直就像個監工,監視著自己的一舉一動。「我一做個啥,她那頭就給你指揮上了。有時候啊,恨不得衝上去給兩巴掌,誰用她老多嘴!」
其實不僅婆媳之間要注意說話的分寸,父母和子女之間溝通也要講究對策。
朋友悅兒傷心地打電話說「上學的時候想回家,真的回了家,暑假才待了一個多月已經讓老媽嫌棄的不行了。唉,我肯定不是親閨女。」
悅兒說,吃飯的時候桌子上掉了幾粒米飯,她媽就開始嘮叨了:「你不會做飯就算了,碗也不洗。每天就呆在你的那個狗窩裡,也不知道收拾收拾。每天晚上不睡覺,早上不起床,喊你出來吃飯都得喊三遍。吃飯的時候嘴跟個漏勺一樣,到處灑!坐沒坐相,站沒站相。馬上就大四畢業的人了,對象也沒有。工作也不說去找……」
「媽!你能不能少說兩句。就這麼不待見我?!行,我馬上就回學校去,省的給你添堵。」
悅兒氣沖沖地衝進卧室,做了一桌子菜的媽媽傷心地抹起了眼淚。
托馬斯·胡德曾經說過,「一分鐘的思考抵得過一小時的嘮叨」。
雖然俗話說忠言逆耳,但是同樣的話說上十幾年,孩子聽多了肯定會感到厭煩,做家長的不如點到為止,面對已經長大成人的子女,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這是兩個成年人的對話!
和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溝通一定要有所區別。和學齡前的兒童交流,要多說廢話,讓孩子盡量表達自己;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,要少說廢話,點到為止,讓孩子學會自己思考;和成年的孩子相處,不要說廢話,讓孩子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多在大方向上把關,少在小細節上挑剔。